華為加碼超融合賽道
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伙伴和客戶。
——華為超融合
什么是華為的超融合?華為為什么要布局這塊領域?
首先,超融合全稱為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簡稱HCI,即在融合的設備里面實現虛擬化。
華為于2月8日舉辦了“超融合+”戰略暨新品發布會,其實就是“注解”了華為的“超融合”要在“商業、生態、體驗”三個層面進行全方位升級。發布會上,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數據存儲產品線總裁周躍峰博士的演講題目是——《超融合,超越傳統融合,進化不止》。
超融合進化一直是業界普遍關注的話題。
10年前,以Nutanix為代表的企業率先將服務器、存儲、網絡設備打包進一個“盒子”,讓IT基礎設施完成了第一次進化,同時也給企業數據中心建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企業如果要自建數據中心,那就必須分別采購存儲、網絡和計算服務器,然后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將軟硬件資源整合在一起,工程非常大。
而在超融合架構之下,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融合,通過軟硬件預安裝、預集成,實現設備進場后開箱即用,統一的運維管理平臺,簡化業務交付的流程,最終實現業務敏捷交付。
經歷10年發展,超融合從最早的備受質疑,到后來逐漸被市場接受,再到今天的大放異彩,成了IT基礎設施主要的一種交付模式。據IDC調查報告,67%的企業受訪者考慮或正在使用超融合構建IT基礎設施。
01
超越超融合的商業邊界
“超融合”商業模型核心在于打破了以往超融合單向度的商業模式,為超融合的生態繁榮、伙伴繁榮帶來了新的可能,一條超融合商業模式的精益求精之路,展現在各產業界面前。
華為在商業超融合方面的作為有:一是將開放FusionCube 8.1軟件包、CubeSuite伙伴使能包等工具對伙伴進行商業開放,提供更多選擇,提高商業靈活度。二是面對伙伴硬件能力的參差不齊,華為公司提供基礎硬件能力,配合軟件工具,幫伙伴造好用好超融合。
周躍峰說,華為公司更專注存儲等相對比較難的專業化硬件,把標準化、多樣化的算力部分硬件更多地開放給伙伴自主選擇和裝配,從而促進超融合生態繁榮。
舉個華為的融合在商業小例子,以便理解。眾所周知,華為手機出貨量受不可抗力因素,無法提供和其他廠商一樣的供應力度,再加上芯片和5G層面的缺失,用戶的選擇有了更多地考慮,這也是華為手機出貨量下滑的原因。
不過華為并沒有放棄手機賽道的布局,而且聯合多個行業伙伴一同打造智選手機品牌。估計很多人早已注意到市面上出現與華為類似設計的手機產品,而且系列名稱也幾乎一樣。除了品牌不同,可以說是華為手機的“翻版”,其實這些都是華為智選手機。
華為智選手機由中郵、鼎橋、WIKO等廠商打造,因為不是華為旗下公司的緣故,所以能夠順利采購所有的零部件,包括5G,生產出產品之后,入選華為智選品牌渠道。原本只是貼合華為的設計,現在華為開通了智選手機專區,在官方線上商城提供銷售入口,和華為其他的系列手機放在同一平臺,這說明了華為有意扶持智選手機的發展。
若效果顯著的話,華為和合作廠商都能實現雙贏,一個獲得銷售分成,一個獲得流量。
但是,在商業大方向上,華為“超融合”的意思還是全面開放軟件能力,為伙伴提供質量認證機制、硬件加速模塊和交付運維工具三大類技術支持,降低伙伴開發超融合產品的難度,不止如此,華為也將開放硬件平臺,由華為構建存儲底座,將計算部件選擇權交給伙伴,幫助伙伴“積木式”構建計算型存儲產品整機,實現技術共享和能力互通。
02
生態和體驗
可以這么說,華為要圍繞“超融合”新模式的生態融合,超融合產品的體驗創新,以及相關商業模式的突破與迭代,實現全方位共贏。
超融合便是將存儲、計算、服務器融合成統一的管理平臺,作為一種新興架構技術,正在成為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重要解決方案,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而華為的云業務,也有存儲技術優勢,在布局“超融合”中,有助于提高信息時代的競爭優勢。
就生態方面而言,華為攜手伙伴共同打造一站式IT應用解決方案集成平臺——華為藍鯨應用商城,致力于讓伙伴和客戶使用企業應用像用手機App一樣簡單,實現業務系統的快速上線和穩定運行,目前,華為藍鯨應用商城已經入駐了50多個應用,華為方面計劃2023年全面覆蓋超120個主流行業應用,和伙伴一起更好地解決系統集成問題,支持敏捷的應用部署,提供應用體驗、購買、維保全流程服務。
這類APP軟件的優勢是可以說是生態開放中最值得信賴的模式之一。通過華為藍鯨應用商城,伙伴可以加入超融合體系中來,打通業務的“最后一公里”,獲取超融合模式下的獨特價值。通過APP商城模式,伙伴打造的企業應用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商業化通路。同時華為還通過將一系列軟件能力開放給伙伴,降低了伙伴的綜合成本,提升了伙伴的軟件開發能力與開發效率,進一步加持最終商業價值。
同時面向多樣化算力需求,華為進一步推進生態開放,華為“超融合”將全面擁抱多種算力生態,滿足復雜業務場景對多樣化算力的需求。
在硬件上,華為推出的全新產品可以有效超越場景邊界。通過高度集成化、可靠性的產品,可以實現“一個盒子就是一個數據中心”,全面滿足邊緣側對超融合產品的需要。而在硬件平臺中,華為打造的計算型存儲產品,進行了存算解耦設計,存儲與計算節點可以獨立靈活擴展。在提供主存儲產品的基礎上,支持合作伙伴將計算資源進行“拼積木”的模塊化加入,從而在硬件端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升級,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以多樣化場景幫助伙伴進行商業價值提升。
體驗方面,華為推出面向分支邊緣的專用硬件,在市電接入、噪音控制、寬溫適配等方面進行強化,以適應邊緣場景的復雜環境。同時,華為“超融合”提供全業務流程自動化工具,支持“一鍵式”完成設備初始化、業務上線及運維管理,提升用戶體驗。
換句話說,“體驗+”就是布局邊緣,全流程自動化,華為支持超融從數據中心走向邊緣,一個盒子就是一個數據中心,插電即用,在沒有標準機房的環境中便捷部署。同時,華為通過自動化工具,簡化超融合從設備部署到業務發放、運維管理的構建過程。
03
機遇和挑戰
華為在超融合上的進化思路:第一,縱向進化,推動超融合產品能力再升級;第二,橫向進化,打造一站式應用解決方案集成平臺。廣度進化,構建繁榮共生的生態伙伴體系。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是超融合市場的主要玩家之一,華為的超融合產品FusionCube已在市場上銷售多年,并建立知名度,其超融合產品已成功滲透到主要垂直領域中。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表示:“當前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進行,企業數據中心已經成為數字時代新的生產力工具。華為‘超融合’方案在數字化教育、智能工廠、智慧交通等場景已經有很深的積累。對企業而言,合理地利用超融合架構可以幫助企業節約成本,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急需的地方?!?/span>
北京達睿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馬繼華表示:“華為以前的發展路線是軟硬結合以硬為主,所以曾經非常重視芯片,但在遭受制裁后,轉而更加重視軟件與虛擬化,鴻蒙等發展加快,主動加強企業客戶群拓展戰略?!?/span>
但超融合的發展也面臨三大挑戰,分別是業務應用如何快速部署,多樣場景的敏捷適配,合作模式的靈活選擇。
華為周躍峰副總裁談到,在過去三年超融合成為市場中非常受歡迎的產品,與此同時,超融合同樣面臨不少發展挑戰,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業務應用快速部署的挑戰超融合雖然解決了基礎設施的集成,但還需要把不同的應用集成進去,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2、多樣場景的敏捷適配挑戰過去超融合主要在企業數據中心,今天IT基礎設施無所不在,邊緣、企業分支同樣需要設備和應用集成。超融合需要從中心走向邊緣,從單一算力轉向多樣算力。
3、合作模式的靈活選擇挑戰過去的超融合主要集中在幾家頭部廠商,這幾個廠商提供軟硬件給客戶,限制了超融合技術面向各行各業的發展滲透。今天,超融合需要從存算網一體到軟硬件生態開放。
04
總 結
可以說,華為“超融合”戰略圍繞生態、體驗和商業三個維度對傳統“超融合”進行了全面升級,機遇與挑戰共存,但是華為就是要引領“超融合”模式走向新紀元,助推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