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時代 中國智能化樓宇發展現狀和解決措施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1984年,美國康涅狄格州哈伏特市的一座金融大廈經過改造,大樓內所有的空調、給排水、供配電設備、防火、保安設備均由計算機進行控制,實現了綜合自動化、信息化,從而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樓宇——CityPlace(都市大廈),這也成為了建筑智能化的起源,自此以后,世界樓宇智能化建設走上了高速發展軌道。
智能化樓宇在世界的高速發展絕非偶然,它是作為一種解決方案在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積累到一定程度后不得不迸發出來的。當時,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但是辦公費用的增長和工作效率的低下成為阻礙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人們對高質量辦公環境的重視和企業對高效的辦公效率的追求也唯有依靠信息化的處理手段,才能實現。智能化樓宇作為一種集成計算機、通訊、自動化控制三項高新技術于一體的解決方案應運而生,而它讓建筑物具有安全、便利、高效、節能的特點,使得智能建筑風靡全球。
(Passeio das águas購物中心)
在我國,智能化樓宇是近年才出現的,20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房地產市場的開放,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智能化樓宇開始步入正常發展軌道,并在大中型城市如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相繼建成了具有相當水平的智能建筑。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浪潮的沖擊,智能化樓宇也被更高的需求推動前進,人們對智能化樓宇的需求由高效趨向于高效兼具舒適,社會對智能樓宇的要求由智能趨向于智慧兼具綠色。
(Allegro Setúbal購物中心)
我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智能化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智能化樓宇解決方案帶給我們智能化、精細化和人性化的體驗,其中最重要的是樓宇自控系統的設計。但是,目前這些體驗大多還是由國際品牌帶來的。霍尼韋爾、施耐德、江森、西門子、LOYTEC等國際品牌注入我國后,便迅速搶占了國內近70%的智能化樓宇市場。國內自主研發的樓宇自控系統在技術研發和實用設計上尚落后于國際品牌,想要在國內市場競爭中取得長足發展的成長空間還很大。
(福州鄭和大廈)
首先,我國國內已有的樓宇自控系統,系統研發欠缺,核心零部件性能偏低。據統計,我國樓控相關企業已達3000多家,但具有研發實力的企業卻是少之又少,大多數企業還是僅限于相關硬件的銷售上,在樓控系統的整體研發上就和國際品牌存在相當差距。作為樓控核心零部件的傳感器,性能也偏低,在實際安裝的過程中并不規范,無法實現對系統運行狀態的準確測量。在實際應用時,傳感器作為傳輸信息數據的媒介,一定要具備較高的穩定性與靈敏度,才能夠將設備實際運行的參數等進行反應,以確保實現對各系統運行狀態的有效掌控與處理。
(寧波宏泰廣場)
其次,部分系統華而不實,實用價值偏低。新建建筑開發商沒有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盲目地將其應用到建筑中,并未向西門子、LOYTEC等國際品牌一樣,在每個環節的設計上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畢竟樓宇自控系統并不是一個模式化的產品,甚至它的每一個案例都是不同的,必須要在溝通需求、出具方案、施工安裝、售后維護等每一個環節上都做好設計,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和我們采用樓控系統便捷和節能的初衷背道而馳。
最后,在樓控系統的實際應用中,缺少具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樓控的運行和維護需要的不僅僅是有運維管理經驗,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但大多數國內的樓控品牌在工程結束后,對人員的專業培訓并不到位,使得國內智能化樓宇即便是上了樓控系統,也難以讓樓控系統發揮出期望的舒適便捷高效節能的作用。據統計,目前國內樓宇自控系統能夠有效工作的僅占3%。
因此,中國的智能化樓宇唯有深耕于產品的核心技術和設計,研發出能夠深入影響消費者、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樓控系統,并提升國內樓控設計施工標準和水平,提高系統運行維護能力,才能在群雄逐鹿的國內智能化樓宇市場競爭中立足,才能在國家經濟平穩運行發展的契機下打下疆土。